后勤处-部门官网
学校主页
部门链接
学院导航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支部建设 >> 正文
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对标找差转作风、凝心聚力促发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转)
时间:2022-11-05     点击量:     作者:

淮工院委〔202282

各二级党组织,各部门、单位

《关于开展“对标找差转作风、凝心聚力促发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2022年第28次校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现予印发施行。

中共淮阴工学院委员会

2022824




关于开展对标找差转作风、凝心聚力

促发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新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四为服务”教育方针,进一步增强全校党员干部、教职员工服务师生、服务发展的责任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工作效能,经校党委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对标找差转作风、凝心聚力促发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服务教学科研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师生满意度推动学校发展为目标,坚决克服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障痼疾,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努力构建务实、高效、和谐、奋进的育人环境,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工作原则

1.提升作风建设觉悟。以开展学习教育为先导,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加强作风建设的思想自觉,积极倡导各级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带头转作风、主动抓作风、敢于治歪风,在作风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进一步推动全校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凝聚推动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

2.厚植爱校荣校情怀。引导党员干部、教职员工了解校情校史,增进发展共识,增强作为淮工发展主人翁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以及抢抓机遇创建淮安大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履职担当、精益求精、为人师表的优良品质,为早日建成高水平淮安大学做出应有贡献。

3.强化服务师生理念。牢固树立想师生之所想、解师生之所忧、急工作之所需、收发展之实效的理念,真正将服务师生、服务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每一项日常工作中去,把提高师生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把服务学校发展的成效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4.创新务实高效举措。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对标找差,查实找准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即知即改,真改实改,并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细化工作流程,优化制度规定,创新工作举措,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推进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师生反映的主要问题

在前不久开展的全校范围作风建设调研活动中,师生员工反映的涉及有关部门单位作风建设的问题主要有:

1.主动作为方面。有的部门单位谋划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凡事因循惯例,缺乏危机意识、风险意识,不能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有关规定和流程,解决问题不到位、不彻底,对需要研究的问题能拖则拖,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缺乏警醒,出现问题时又一味强调按章办事、错不在己。有的对服务对象反映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反馈不够及时,处置不够主动,缺乏担当精神,缺少人文关怀,对可能引发的负面舆情关注度不高、处置不力。

2.工作职责方面。有的部门之间工作职责分工不够清晰,对于师生的合理诉求推诿扯皮。处室内部责任分工不够明确,办事流程不够完善,对服务对象的解释说明不到位,办事拖拉,存在着让服务对象“多跑腿”现象。有的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好,对上级和学校政策学习理解不透彻,把握口径不准确,答疑解惑随意性强,甚至不负责任,产生负面影响。

3.制度建设方面。有的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够科学合理,没有考虑其他相关部门、基层单位的意见建议,个别条款修订完善不及时,执行有漏洞。有些工作制度“政出多门”,甚至口径不一、各说各话。有的部门对出台的重要制度宣讲不及时、解释不到位,师生对制度的知晓度偏低、关注度不高。

4.工作安排方面。有的部门出台制度规定、安排重要工作时调查研究不深入,听取基层单位意见不充分,结合实际不紧密,缺乏可操作性,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不明显。政策出台后,有的部门单位不重视宣传解释,导致基层单位在理解执行上出现偏差。个别部门对基层单位提交的书面请示,不够重视,不作回复,也不向上级请示汇报,一退了之。

5.工作落实方面。有的部门单位落实学校工作安排时,把自己主动摆进去的意识不强,创新举措解决难题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对上面布置的任务理解不到位、劲头不足、得过且过。有的部门单位间协同联动不到位,沟通配合不顺畅,必要的信息不共享,工作落实有偏差。有的部门随意建立多个工作群,人人都能发布工作通知,频繁布置工作任务,让基层单位苦不堪言。

6.服务教职工方面。有的部门单位或多或少存在“衙门”作风,服务意识不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对合理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师生员工意见较多。有的部门单位关心关爱教职员工不够细致主动,对解决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尽到最大努力,对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人员情况没有全面掌握,对本部门单位干部职工工作部署多,谈心谈话少,温心暖心工作做得不到位,师生员工幸福感不强、满意度不高。

7.服务学生方面。有的部门单位往往只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制定涉及学生工作的规章制度,文件的合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有的深入一线倾听学生的意见少,关心关爱“四困”学生不够主动,有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热情、不耐心、不规范,不能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的合理诉求。有的教师只关注教书不关注育人,未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部门单位帮扶措施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学生未能按时完成学业。

8.信息公开方面。有的部门单位信息公开意识不强,信息更新不及时,落实学校信息公开要求不够全面,网站上工作事项公开不到位,公布的内容不周全,缺少工作流程、具体责任人员及联系方式等。有的部门单位对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舆论关注的网上热点问题不够重视,处置和回应不够及时,常态化值守的要求没有落实到位。

9.文风会风方面。有的部门要求基层单位报送的表格多、总结多,有的重复索要书面材料,有的通知发布晚,要求报送材料急,时有不按通知的时间要求就提前终止报送的现象。有的部门把发文、开会作为部署工作的主要手段,事事要求“一把手”参会,会议频次高、效率低,基层单位反映颇大。

10.工作纪律方面。有的部门单位对工作人员管理松弛,有的工作人员不能严格遵守考勤制度,时有迟到早退、擅自离岗现象,以至让前来办事的人员“跑空腿”“多跑腿”。有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遇事虚于应付,干事精气神不足,对待师生态度不够端正,对师生提出的合理建议和诉求不作为、不担当。

四、目标任务

1.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各部门单位要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应对履行职责时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谋划工作要考虑周详,处置问题要果断坚决,落实工作要细致到位。要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遇到问题时要主动靠前,积极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要以作风建设为契机,着力营造务实、高效、和谐、奋进的发展环境,把作风建设的显著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全力推进学校“十个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

2.明确工作职责流程。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梳理明晰各部门单位职责分工。各部门单位要细化岗位职责、人员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要立办快办,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事项要做好解释工作,对不属于自身职责范围的事项要主动做好联系和转办工作。

3.注重决策落细落实。各部门单位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多听服务对象和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细化抓落实的思路举措,推动工作落地见效。重大事项没有经过调查研究的不决策,没有经过集体讨论的不决策,涉及到师生重大切身利益的问题未征求师生意见的不决策,不断提升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4.强化校内协同联动。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积极主动把本部门单位的工作融入学校发展大格局中,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积极主动地做好与其他部门单位的协调配合。在协同联动时,牵头部门单位要主动沟通、担当负责,配合部门单位也要把工作做到位,不推诿、不扯皮,真正形成沟通顺畅、统筹协作的工作氛围。

5.大力精简文件会议。严格把握发文规格,部门发文能解决的,不以学校名义发文,非必要性的、没有新举措新规定的文件不发。要充分运用校园信息化平台,提升网上办事水平,破解“一表多填”“重复填报”问题。要严格控制会议频次,能通过调研指导、个别交流、现场解决的事情不开会。

6.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建立健全教职员工网上请销假机制,严格执行教职员工考勤制度,严格执行干部请销假制度,坚决杜绝报备式请假的现象。工作时间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项。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工作中遇到异常情况、突发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报告,不能因循惯例、简单处置。

五、工作要求

1.组织领导。本次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在校党委领导下进行,校纪委机关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机关党委和发规处作为学校对管理服务部门、教学单位年度目标任务综合考核的牵头部门,分别负责对管理服务部门、教学单位作风建设的日常监测工作。各二级党组织书记、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单位作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把专项行动的工作要求落实到位,把本部门单位作风建设抓出成效。

2.动员部署。9月上中旬,召开全校作风建设动员会,部署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各部门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领会专项行动的各项要求,确保党员干部、教职员工思想认识到位,行动坚决有力。

3.检视问题。各部门单位要对照师生反映的主要问题和作风建设目标任务,广泛听取意见,要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从严从实查摆自身存在的作风问题,不能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大而化之、笼而统之,也不能过多强调客观因素、他人原因,要真正把自身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工作上找差距,思想上找原因,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方向。922日前上报问题清单。

校纪委机关要认真审阅各部门单位报送的问题清单,对查找不实、避重就轻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帮助其继续查找问题。

4.落实整改。各部门单位对查摆出的问题清单,要深刻剖析问题根源,逐项明确整改举措,要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于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对于工作落实层面的问题要改出成效。930日前上报整改工作方案,1012日前完成立行立改的事项,对短期内解决不了的事项,要盯住不放,扎实推进。

5.长效机制。各部门单位要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制度机制、规范工作流程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夯实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对作风建设上发现的问题,即知即改,常抓不懈。

机关党委、发规处要加强对管理服务部门、教学单位作风建设情况的日常监督,要通过走访、座谈、测评等多种形式征求师生员工意见,并在网站上公布作风建设意见箱、投诉电话,及时受理、转办师生员工的合理诉求。对问题反映突出,回应诉求不及时的相关部门单位给予督促提醒,必要时将问题移送纪委机关调查处理。要把各部门单位日常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6.监督执纪。校纪委将设立作风建设举报平台,并采取明察暗访、不定期抽查、公开通报等方式对全校党员干部、教职员工作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师生反映问题多、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校纪委作风建设投诉监督电话:0517-83559011,电子邮箱:jiweijdc@hy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