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主要以学生食堂、能源管理、物业绿化、环境卫生、健康服务、房屋修缮等为主要服务内容。随着学校事业发展与后勤专业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需求提高,学校后勤管理内涵也发生着重大变化。本次研讨会的议题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25年的实践过程中,找准制约后勤改革的主要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从高校事业发展战略高度确立后勤工作定位及其作用,进而采取有效的举措,保证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

7月23日上午9:00,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物专会专家组组长、《高校后勤研究》杂志副总编、天津大学高校物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杨书元,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席、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高校后勤改革专家皮光纯专程来校在翔宇楼第一会议室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秦家沛以及在淮高校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服务中心)领导出席。

秦家沛首先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重点汇报了淮阴工学院在近期提高后勤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协同化水平,积极为师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方面的情况,也指出了后勤管理由传统向现代跨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后勤管理处(服务中心)领导结合调研议题分别汇报了各校后勤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杨书元、皮光纯专家对各高校后勤工作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没有高质量的后勤就没有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两位专家希望各位领导要明形势、定方向,明焦点,定行动,在管理精细、服务精心、环境精美,硬件精良上下功夫。各位新时代后勤当家人要增强政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使命意识,在谋划工作的同时要锐意创新、凝心聚力、严于律己、恪尽职守,有效推动高校后勤管理提档升级,扎实推进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产品标准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实施现代化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