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处-部门官网
学校主页
部门链接
学院导航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安全生产 >> 正文
淮阴工学院2019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时间:2019-08-17     点击量:     作者:

淮阴工学院2019年“安全生产月”和

“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总结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通知》(苏教安〔20196号)精神,为弘扬安全文化,营造安全氛围,我校在6月开展了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为主题的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本次“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使活动取得实效,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主管校领导专门就“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作指示,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制定了此次活动的内容、方案和时间表,做到有组织、有领导,确保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就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省教育厅安全专项检查的相关要求,620日,学校召开“安全风险整改推进会”;627日召开“2019年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意识,把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当做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进一步抓好隐患排查、严格防范措施、完善管理制度、抓好责任落实。

二、突出主题,强化宣传,抓好排查整改。

 围绕“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让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一)开展了校园安全生产主题宣讲活动

618日,后勤管理处邀请校保卫处处长胡建民在图书馆报告厅为200余名生产一线职工举办了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讲座通过近期高校发生的一个个真实的火灾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重点就防火、灭火、逃生、自救四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并介绍了火灾的形成过程、处置办法、自救逃生的方法等一系列消防安全知识。还重点给大家普及了日常用火、用电方面的安全防范知识等,同时也从四个方面给物业人员提出了工作要求,即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提高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619日,我校邀请淮安市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处吴玲处长为大家开展食品生产安全、食堂操作规范等相关知识的讲座。她提出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与其“事后追责”不如事先预防。必须从源头抓好学校食品安全问题,采购、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管都必须加大力度,实行全程跟踪监测监管,并在日常检查中增加检查和抽检频次,通过事前介入和源头把控最大程度防患未然,最大限度化解安全风险。与此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整治和打击,将一些非法制售、加工不合格食品的和违法行为打击在流通之前,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开展了“6·16”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

616日,我校抓住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契机,在枚乘路校区、北京路校区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活动。现场通过图片宣传、分发资料、现场讲解咨询等形式,向师生宣传防盗、防骗、防抢、消防、急救等安全生产知识咨询。

饮食服务总公司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系列主题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宣讲食品安全小知识、小常识,在学生中宣讲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教育学生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保卫处在校园内张贴消防宣传标语,板报、宣传栏等,积极宣传,广泛发动,在校园内营造安全氛围。

(三)开展了全方位的隐患排查及整改活动。

按照《全省学校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动态排查学校安全隐患。一是全面推进中共中央关于“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扎实做好校园安全“挂牌明责”工作,依据已签订的《淮阴工学院2019年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本部门、单位教学、工作、生活等各类场所的安全责任人(一般为部门、单位负责安全的负责人)和内部安全重点区域的管理人(一般为部门、单位内部区域工作场所使用、管理负责人)。

二是根据《全省学校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及《淮阴工学院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中的相关要求,学校内相关部门、单位积极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截止616日,已有9个部门、单位将梳理排查出的安全风险隐患报送至保卫处,除基建处无在建项目,后期如有项目开工将严格实行隔离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以外,其它8个部门共报送87项安全风险隐患,其中学工处报送12项,保卫处报送27项,信息处报送3项,萧湖管委会报送6项,饮食服务总公司报送7项,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报送4项,化工学院报送16项,商学院报送12项。目前已整改和已制定整改计划的共43项,需要进一步明确责任部门并且制定整改计划的共44项。

  三、以危险化学品安全为重中之重,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

组织实验室一线师生员工开展重点岗位现场应急处置演练活动,强调标准化规范化操作,切实提高第一时间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6月底前,学校要求所有实验室开展安全工作自查自纠。75日,学校集中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互学互查活动。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1.制度建设

主要检查: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齐全情况,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健全情况,各实验分室安全责任人落实情况等。

2.电气安全

主要检查:实验室是否有乱拉乱接电线现象,电线是否老化,电路容量是否适用高功率的设备,多个大功率仪器是否共用一个接线板,仪器用完是否及时关闭电源,是否有影响高温工作仪器散热现象,设备在高温工作时有无人员值守等。

3.特种设备与危化品安全

主要检查:钢瓶固定、钢瓶标识、化学药品与试剂存放地点安全情况,试剂是否大桶堆放,大量化学药品、有机溶剂是否混放,化学试剂标签是否明确,剧毒品是否有相应保存与使用制度,危化品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置情况,其他危化品的安全情况等。

4.消防安全

主要检查:实验室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配置情况,消防通道通行情况,有无未经批准使用明火现象,是否存在吸烟现象等。

5.防盗安全

主要检查:实验室门窗安全情况,是否存在门开着但无人值守现象,危化品存放点防盗情况等。

6.环境安全

主要检查:实验室是否有漏水及隐患,上下水管道是否通畅,废弃物品清理情况,实验室内有无停放杂物现象,实验室内有无烧煮食物、用餐现象,实验室内有无堆放私人物品等。

四、对重点人群、特殊人群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621日下午,为加强增强留学生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培养留学生自救防范能力,国际交流学院联合保卫处开展了逃生安全、消防演练活动。第一部分是消防灭火知识教育。由保卫处祁晗科长(留学生加比翻译)向留学生讲授相关消防知识和灭火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且指导留学生进行灭火器的实际操作演练。第二部分是火灾疏散演练。指导人员向留学生讲解火灾现场逃生方法及注意事项,并组织留学实际模拟火灾现场逃生疏散演练,全体留学生在引导员的引领下快速有序地撤离到了安全地带。通过这次活动,国际交流学院全体师生进一步巩固了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方法,掌握了消防安全的相关知识,提高了抗击火灾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

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我校广大师生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强化了责任心、责任感、责任制和责任人的四种责任意识,促进了全校安全形势的稳定,上半年全校安全生产工作实现“零事故”。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广大师生的安全警示教育活动、联合安全演练等活动的开展,把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集中教育有效结合,将短期的应急机制和长效的工作机制有效结合,注重贴近基层、注重操作、注重实战,不断提高学校安全生产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