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不加治疗,可导致心、脑和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损害,甚至致残或致死。
诊断:成人休息15分钟以上, 3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mmHg ,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多为疲乏、头痛、头晕、失眠、耳鸣、心悸气短、颈部僵硬感等,有时休息后可缓解。有些患者无任何症状。在出现相应器官(包括心、脑、肾脏、眼底等)动脉硬化或功能损害时,可出现行走不稳、 肢体无力、口角歪斜、呛咳、反应迟钝、心绞痛、喘憋、平卧困难、浮肿、视物不清等。
就医须知
(1)一旦出现上述可能与高血压有关的症状,应去医院做相应的辅助检查 : 测量血压、动态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胸片、眼底、肾脏B超、血管超声检查等。
(2)吸烟、高血脂、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女性<65 岁,男性<55 岁)、心脑血管病、超重和肥胖、缺少体力活动、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自我保健
(1)减重:减重目标;体重指数(BMI)<24 kg/M2 , 腰围:男性< 85 厘米, 女性< 80 厘米。
(2)合理膳食:减少钠盐及脂肪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3)减轻精神压力。
(4)戒烟限酒。
(5)药物治疗:坚持遵医嘱按时规律服药,切记不能自行随意停药。
(6)掌握有关高血压知识,学会测量血压,定期监测血压,了解各种降压药物的副作用,了解高血压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症状,如病情出现变化,及时就 医。
(7)血压波动较明显时,避免剧烈运动。
(8)旅游或外出时应避免过度疲劳,备足药物。
防控措施
(1)控制饮食、抑制肥胖:避免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肥 肉、内脏要少食。低盐饮食,每天食盐5克为宜。同时应适当补钙。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谷物、不偏食。如芹菜、胡萝卜、香蕉、 花生、莲心、淡绿茶、黑木耳等。
(2)避免饮用浓茶、咖啡。
(3)避免暴饮暴食、过饱过饥,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
(4)坚持适当的体育活动,每天半小时左右。
(5)轻度高血压病人,症状不重的,可以不必服用降压药,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
(6)中、重度高血压病人,应适当服用降压药,用药时需连续服用,使血压保持在正常状态,停药时需逐渐减量,严禁突然停药或时用时停,极容易发生心 脑血管意外。
(7)长期患高血压的人,要防止情绪激动,精神兴奋紧张,以免发生心脑血管意外。